公告:
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: BOB半岛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半岛BOB不结婚的年轻人又 “撂倒” 一个行业?这锅我们不背
添加时间:2025-07-29

  BOB半岛从业12年的婚庆策划师林姐对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叹气。曾经靠旺季就能赚够半年营收的日子,如今成了遥不可及的回忆。

  这两年,“年轻人不结婚”的话题从热搜常客变成社会共识,而首当其冲被“误伤”的,正是依附于婚姻存在的婚庆行业。有人说“是不婚的年轻人撂倒了婚庆业”,但走近这个行业才发现,真相远比一句“撂倒”更复杂。

  打开某招聘平台,“婚庆策划师”岗位数量比2019年减少62%;在大众点评上搜索 “婚庆公司”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近一年注销的商家超过3000家;就连曾经靠“婚礼旺季”赚得盆满钵满的婚纱租赁店半岛BOB,如今也挂出了“清仓转租”的招牌。

  “以前一场婚礼赚两三万很轻松,现在能保本就不错。”林姐给我算了笔账:2019年她所在的公司旺季每月能接40-50单,客单价普遍在1.5万以上;2023年旺季每月最多20单,客单价降到8000元,还要跟同行打价格战 ——“你报1万,别人敢报 8000,甚至有人5000块就敢接全套。”

  更致命的是“退单潮”。去年有对新人在婚礼前3天临时取消,理由是“突然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”。林姐的公司因此损失了场地布置、化妆师定金等近 2 万元,“这种情况这两年太常见了,年轻人对婚礼的‘执念’好像突然就没了。”

  有人把婚庆行业的萧条归咎于“结婚率暴跌”—— 数据显示,2022 年我国结婚登记数仅683.3万对,创下1986年以来的新低。但深入观察会发现,哪怕结婚的年轻人,也越来越不愿意给传统婚庆“交钱”了。

  95后女孩小周今年5月结婚,没找婚庆公司,而是自己拉了个“亲友团队”:摄影师是玩摄影的表哥,场地布置靠闺蜜网购鲜花和气球,主持交给口才好的大学同学。“算下来花了不到5000块,比婚庆公司报的3 万套餐还满意。” 她吐槽传统婚庆的套路:“一上来就推‘总监策划’‘进口鲜花’,其实都是流水线模板,还藏着各种加钱项 —— 灯光升级加 2000,红毯加长加 500,简直是抢钱。”

  年轻人对婚礼的需求正在剧变:他们反感“煽情套路”,不想在台上被司仪逼问“爱不爱对方”;拒绝“面子工程”,觉得花10万租婚纱不如去旅行结婚;更在意“真实感”,宁愿用手机拍 vlog,也不想被摄影师指挥着摆僵硬的姿势半岛BOB。

  当行业还在靠“梦幻场景”“豪华阵容”忽悠人时,年轻人已经用脚投票:我们要的是“自己的婚礼”半岛BOB,不是“婚庆公司的模板”。

  在杭州做“轻婚礼”的90后团队“小预算婚礼工作室”,今年订单量翻了一倍。他们主打 “1万元以内搞定全套”,没有固定模板,而是帮新人设计个性化流程:有人在露营地办 “烧烤婚礼”,有人在书店办“读书会婚礼”,甚至有人把婚礼办成了“宠物主题派对”。创始人阿凯说:“年轻人不是不愿意为婚礼花钱,而是不愿意为‘没必要的溢价’花钱。”

  还有人盯上了“非婚礼场景”:给情侣拍“恋爱纪念vlog”、策划“求婚惊喜”、甚至帮独居老人办“金婚回忆展”。这些看似和“婚庆” 无关的业务,反而成了新的增长点。

  说到底,婚庆行业的困境半岛BOB,从来不是“年轻人不结婚”导致的,而是行业停留在“赚快钱”的思维里,没能跟上年轻人的需求。就像曾经被唱衰的方便面行业,在健康饮食潮流下,反而催生了“非油炸”“低卡”等新赛道 —— 真正的行业不会被“撂倒”,只会淘汰不愿改变的人。

  看着婚庆公司成片消失,有人感慨“世风日下”,觉得年轻人“连婚礼都懒得办了,太不负责任”。但换个角度想:婚礼的本质是“宣告幸福”,而不 “表演幸福”。

  当结婚不再是“必选项”,当年轻人敢于对“天价彩礼”“繁琐流程”说不,当他们宁愿把钱花在房贷、旅行、自我提升上,也不愿为 “面子工程”买单—— 这不是“堕落”半岛BOB,而是更清醒的生活态度。

  婚庆行业的冬天,或许恰恰是一个信号:没有哪个行业能靠“传统”躺赢,也没有哪种习俗能绑架一代人的选择。年轻人不是在“撂倒”行业,而是在逼着每个行业思考:你提供的,到底是别人“需要的”,还是你“想卖的”?

  最后想问一句:如果婚礼可以不办酒席、不请司仪、不拍婚纱照,你还愿意结婚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